測算養殖場的糞污產生量是科學規劃糞污處理設施、實現資源化利用和環保達標的關鍵。以下是分步驟的測算方法及注意事項:
一、明確測算對象與范圍
糞污類型:包括糞便、尿液、沖洗水、飲水滴漏、墊料(如秸稈、木屑)等。
測算周期:通常按日或年計算,需明確時間單位。
動物種類與階段:不同動物(豬、牛、雞等)及生長階段(育肥期、產奶期等)的排泄量差異顯著。
二、基礎數據收集
養殖規模:
存欄量(頭/只)或出欄量(需根據養殖周期換算為日均存欄量)。
示例:若年出欄生豬1000頭,養殖周期180天,則日均存欄量 ≈ 1000 × 180/365 ≈ 493頭。
排泄系數:
糞便排泄量:單位動物每日排泄的干糞重量(kg/頭·d)或濕糞重量(含水量約70%-85%)。
尿液排泄量:單位動物每日排泄的尿液體積(L/頭·d)或重量(kg/頭·d)。
沖洗水用量:根據養殖模式(干清糞、水沖糞、水泡糞)確定,通常為每頭豬每次沖洗5-15L。
常見動物排泄系數參考(以濕重計):
動物類型 糞便(kg/頭·d) 尿液(L/頭·d) 沖洗水(L/頭·次)
育肥豬 2.0-3.5 3.0-5.0 5-15(每日1-2次)
奶牛 25-35 15-25 20-50(每日1次)
蛋雞 0.1-0.2 0.05-0.1 0.1-0.3(每日1次)
三、分項測算方法
糞便產生量:
公式:糞便總量 = 存欄量 × 糞便排泄系數 × 天數
示例:100頭育肥豬,日均存欄量100頭,糞便排泄系數2.5kg/頭·d,則日產糞便 = 100 × 2.5 = 250kg。
尿液產生量:
公式:尿液總量 = 存欄量 × 尿液排泄系數 × 天數
示例:同上,尿液排泄系數4L/頭·d,則日產尿液 = 100 × 4 = 400L(約400kg)。
沖洗水產生量:
公式:沖洗水總量 = 存欄量 × 沖洗次數 × 單次沖洗水量 × 天數
示例:100頭豬,每日沖洗1次,單次10L/頭,則日產沖洗水 = 100 × 1 × 10 = 1000L(1噸)。
總糞污量:
公式:總糞污量 = 糞便總量 + 尿液總量 + 沖洗水總量
示例:日產糞污 = 250kg(糞便) + 400kg(尿液) + 1000kg(沖洗水) = 1650kg(約1.65噸)。
四、動態調整與修正
季節性變化:夏季飲水增加可能導致尿液和沖洗水量上升。
養殖模式差異:
干清糞:糞便單獨清理,尿液和沖洗水混合,總糞污量減少。
水泡糞:糞尿混合后定期清理,排泄系數需按混合后計算。
動物生長階段:育肥期排泄量高于保育期,需分段測算。
墊料影響:若使用墊料,需估算墊料吸收量(如每頭豬每日吸收0.5kg尿液)。
五、實用工具與建議
參考標準:
《畜禽規模養殖污染防治條例》(國務院令第643號)
《畜禽養殖業污染物排放標準》(GB 18596-2001)
地方環保部門發布的排泄系數指南(如某省奶牛糞便排泄系數為30kg/頭·d)。
簡化測算表:
動物類型 存欄量(頭) 糞便(kg/d) 尿液(kg/d) 沖洗水(kg/d) 總糞污(kg/d)
育肥豬 100 250 400 1000 1650
專業軟件輔助:
使用農業農村部推薦的“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計劃制定工具”或第三方軟件(如Manure Management Planner)進行動態模擬。
六、案例應用
某存欄500頭奶牛場測算:
基礎數據:
存欄量:500頭(日均)。
排泄系數:糞便30kg/頭·d,尿液20L/頭·d,沖洗水30L/頭·次(每日1次)。
測算結果:
日產糞便 = 500 × 30 = 15,000kg(15噸)。
日產尿液 = 500 × 20 = 10,000L(10噸)。
日產沖洗水 = 500 × 30 = 15,000L(15噸)。
總糞污量 = 15 + 10 + 15 = 40噸/日。
七、注意事項
數據準確性:排泄系數需根據本地氣候、飼料類型(如高蛋白飼料增加氮排泄)調整。
環保合規:測算結果需滿足當地排污許可要求,如COD、氨氮排放限值。
資源化利用:根據糞污量規劃沼氣工程、堆肥設施或有機肥生產規模。
上一篇:生物有機肥國家最新標準是什么
下一篇: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