育肥豬糞污產生量的計算需綜合考慮豬只體重、飼養周期、日糧組成、消化率及糞污管理方式等因素,以下是詳細的計算方法及示例:
一、基礎參數確定
豬只體重與飼養周期
確定育肥豬的初始體重(如30kg)和出欄體重(如120kg),計算平均體重(如75kg)。
明確飼養周期(如150天)。
日糧組成與消化率
記錄日糧中干物質、粗蛋白、粗纖維等成分的含量。
參考飼料標簽或實驗室檢測數據,獲取各成分的消化率(如干物質消化率80%)。
排泄系數
糞便排泄系數:單位體重豬只每日排泄的糞便干物質量(如0.2kg/頭/天)。
尿液排泄系數:單位體重豬只每日排泄的尿液量(如3L/頭/天)。
注:排泄系數需根據豬只體重、日糧類型及飼養條件調整,可參考農業部《畜禽糞污土地承載力測算技術指南》或相關文獻。
二、糞污產生量計算
1. 糞便產生量計算
干物質排泄量:
干物質排泄量=豬只數量×平均體重×糞便排泄系數×飼養天數
示例:100頭育肥豬,平均體重75kg,飼養150天,排泄系數0.2kg/頭/天:
100×75×0.2×150=225,000kg干物質
濕糞便產生量:
根據干物質含量(如20%)反推濕糞便量:
濕糞便量=
干物質含量
干物質排泄量
示例:干物質含量20%時:
0.2
225,000
?=1,125,000kg濕糞便(即1125噸)
2. 尿液產生量計算
尿液產生量=豬只數量×尿液排泄系數×飼養天數
示例:100頭豬,尿液排泄系數3L/頭/天,飼養150天:
100×3×150=45,000L尿液(即45噸)
3. 總糞污產生量
將糞便和尿液產生量相加,得到總糞污量(需統一單位,如噸):
總糞污量=濕糞便量+尿液量
示例:1125噸濕糞便 + 45噸尿液 = 1170噸總糞污。
三、影響因素修正
日糧類型:高纖維日糧可能增加糞便量,低蛋白日糧可能減少尿液氮排放。
飼養管理:自由采食與限飼、飲水方式(如乳頭式飲水器減少浪費)會影響排泄量。
環境條件:溫度、濕度等環境因素可能影響豬只代謝和排泄行為。
豬只品種與健康狀況:不同品種或患病豬只的排泄量可能存在差異。
四、簡化計算方法(快速估算)
若缺乏詳細參數,可采用經驗值快速估算:
每頭育肥豬每日糞污產生量:約5-8kg(含糞便和尿液,按濕重計)。
年產生量:
年糞污量=豬只數量×每日排泄量×飼養天數
示例:100頭豬,每日排泄6kg,飼養150天:
100×6×150=90,000kg(即90噸)
五、應用場景與注意事項
環保合規:計算結果可用于評估糞污處理設施容量,確保符合排放標準或資源化利用需求。
資源化利用:根據糞污量規劃沼氣工程、有機肥生產等資源化路徑。
動態監測:建議定期監測實際排泄量,調整計算模型以提高準確性。
區域差異:排泄系數可能因氣候、飼料原料等區域因素不同,需結合當地數據修正。
上一篇:羊糞生產有機肥生產設備
下一篇: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