藥渣年產10萬噸粉狀有機肥的設備配置及工藝流程如下:
一、核心設備配置
預處理設備
脫水設備:
螺旋擠壓脫水機:將含水量60%-80%的藥渣脫水至50%-60%,每小時處理量需匹配生產線需求(如單臺處理量≥5噸/小時,配置2-3臺備用)。
板框壓濾機:脫水效果更優,可將含水量降至40%-50%,但成本較高,適合對水分要求嚴格的場景。
粉碎設備:
錘式粉碎機:將塊狀藥渣粉碎至粒徑2-5mm,單機時產可達3-5噸,需配置2臺以上以保證連續作業。
鍘草機:處理纖維含量高的藥渣(如莖稈類),將其切碎成小段,便于后續發酵。
發酵設備
槽式翻拋機:
建造6-8條發酵槽(寬6米、長40-50米),單槽容量500-700立方米。
配套液壓翻拋機,翻拋深度1.5米,每小時處理量≥100立方米,實現每天2批次進料。
發酵罐(可選):
自動化程度高,可精確控制溫度(50-65℃)、濕度和通氣量,發酵周期縮短至7-10天,適合小規模或高要求場景。
后處理設備
無篩式破碎機:
將腐熟后的纖維結團物料打散至3毫米以下粉末,單機日處理量≥250噸,需配置2臺備用。
篩分設備:
振動篩:分離未完全粉碎的顆粒,確保成品均勻度,篩網孔徑根據需求調整(如1-3mm)。
打包設備:
自動打包機:實現定量稱重(25-50kg/袋)、套袋、封口一體化,打包速度≥8袋/分鐘,需配置2條支線提升效率。
輔助設備
輸送設備:皮帶輸送機、斗式提升機等,實現物料自動化轉運。
除臭系統:集塵室+堿液除臭塔,應對粉塵和異味污染。
電控系統:PLC自動化控制,監測發酵溫度、水分等參數,確保工藝穩定性。
二、工藝流程
原料預處理
藥渣經脫水、粉碎后,與畜禽糞便、秸稈等輔料按比例混合,調節碳氮比(C/N≈25:1)和含水率(55%-65%)。
發酵階段
槽式發酵:物料堆入發酵槽,通過翻拋機定期翻堆(每天2-3次),促進氧氣供應和溫度均勻性,發酵周期10-15天。
罐式發酵:物料在發酵罐內攪拌混合,通過加熱/冷卻裝置控制溫度,7-10天完成發酵。
后處理階段
腐熟后的物料經無篩式破碎機粉碎,振動篩篩分后,合格粉末進入打包環節;不合格顆粒返回粉碎機重新處理。
三、設備選型建議
產能匹配:
按年產10萬噸計算,日處理量需達300噸以上。建議選擇時產5-8噸的粉碎機、發酵槽單批次處理量≥500立方米、打包機速度≥8袋/分鐘。
設備耐用性:
優先選用不銹鋼材質(如發酵罐、輸送管道),防止藥渣中殘留藥劑腐蝕設備。
關鍵部件(如翻拋機刀片、粉碎機錘頭)需采用高強度合金鋼,壽命延長30%以上。
自動化程度:
配置PLC控制系統,實現發酵溫度、水分自動調節,減少人工干預,提升穩定性。
四、投資與運行成本
設備投資:
基礎配置(預處理+發酵+后處理):約200萬-300萬元。
高配自動化生產線:約500萬-800萬元(含發酵罐、智能控制系統等)。
運行成本:
能耗:發酵段和干燥段占整體能耗65%以上,需配置專線穩壓供電(≥500KW)。
人工:自動化生產線每班需5-8人,年人工成本約30萬-50萬元。
五、案例參考
通達重工:提供10萬噸顆粒/粉狀有機肥生產線,設備功率500KW,適用畜禽糞便、藥渣等原料,支持定制化設計。
推薦“翻堆發酵+粉碎脫水+配料混合+造粒+烘干冷卻+篩分+打包”全流程方案,設備投資約80萬元(5-10萬噸規模)。
上一篇:年產10萬噸羊糞加工有機肥機器多少錢?有機肥料設備哪家好
下一篇: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