生物有機肥生產中,磨盤(若指造粒環節中的關鍵部件,如圓盤造粒機的圓盤)相關水分控制需結合造粒方法確定,圓盤造粒一般要求物料濕度在40%-50%,轉鼓造粒適宜濕度為45%-55%,擠壓造粒物料濕度可控制在40%-60%,且需根據物料特性動態調整。以下是具體分析:
圓盤造粒:圓盤造粒機通過物料在圓盤內滾動成球實現造粒,通常要求物料濕度在40%-50%。若濕度過高,物料會過于黏軟,在圓盤內易形成大的結塊,難以形成均勻顆粒,且顆粒強度較低、容易破碎;濕度過低則物料難以團聚,成粒率低,顆粒表面粗糙,甚至無法正常成粒。
轉鼓造粒:轉鼓造粒機利用轉鼓的旋轉使物料在筒體內相互碰撞、摩擦團聚成粒,一般適宜的物料濕度在45%-55%。
濕度偏高一些有利于物料在轉鼓內更好地滾動和黏結,但如果超過55%,可能會使顆粒過于潮濕,干燥時間延長,甚至在干燥過程中出現顆粒變形、粘連等問題;濕度低于45%時,物料的黏結性不足,造粒效果不佳,顆粒的圓潤度和強度都難以保證。
擠壓造粒:擠壓造粒機是通過對物料施加壓力使其通過模具成型,物料濕度可控制在40%-60%。由于擠壓過程中對物料的密實程度要求較高,濕度稍高一些可以使物料在擠壓時更好地填充模具,減少顆粒中的孔隙,提高顆粒的密度和強度。
但如果濕度過高,物料在擠出后可能會因水分過多而出現變形、坍塌的現象;濕度低于40%時,物料在擠壓過程中摩擦力增大,容易損壞模具,同時也會使顆粒的表面質量變差。
此外,物料的特性也會對濕度控制產生影響。例如,含有較多黏性物質(如糖渣、淀粉渣等)的物料,濕度應適當降低,以免物料過于黏膩影響造粒;而對于一些質地較為疏松、吸水性強的物料(如鋸末、稻殼等),濕度可以適當提高一些,以保證物料能夠充分黏結。
下一篇: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