年產15萬噸有機肥廠(槽式發酵)的廠房及設備配置方案如下:
一、廠房配置
原料暫存區
功能:暫存畜禽糞便、秸稈等原料,需做防雨處理。
面積:約2000-3000平方米(根據原料運輸頻率調整)。
布局:靠近發酵區,減少轉運距離。
發酵區
功能:核心區域,采用槽式發酵工藝,需建設發酵槽、翻拋機軌道及通風系統。
面積:約8000-10000平方米(按單條發酵槽長100米、寬4米計算,需15-20條槽)。
關鍵參數:
發酵槽深度1.2-1.5米,底部鋪設通風管道或穿孔管。
車間高度≥5米,頂棚采用彩鋼+陽光板設計,兼顧采光與通風。
配置強制通風系統(頂部風機或底部穿孔管),確保氧氣充足。
陳化區
功能:發酵后物料二次腐熟,降低水分含量,提升穩定性。
面積:約3000-4000平方米,需做防雨處理。
布局:與發酵區相鄰,便于物料轉運。
制肥區
功能:包括粉碎、篩分、造粒、烘干、冷卻、包膜等工序。
面積:約5000-6000平方米,廠房高度≥6米,安裝自動化生產線。
設備布局:
粉碎機、篩分機、造粒機按工藝流程線性排列。
烘干機與冷卻機串聯,包膜機位于末端。
成品區
功能:存放成品有機肥,需防潮、防雨。
面積:約2000-3000平方米,廠房高度≥6米。
布局:靠近打包機,便于成品轉運。
輔助功能區
功能:包括設備維修間、更衣室、工具庫、辦公樓等。
面積:約1000-1500平方米,滿足生產管理需求。
二、設備配置
發酵階段設備
槽式翻拋機:
型號:2000-3000型(根據發酵槽寬度選擇)。
功能:對物料進行翻堆、供氧,促進腐熟。
數量:15-20臺(每條發酵槽1臺)。
通風系統:
配置頂部風機或底部穿孔管,確保發酵堆體內部氧氣充足。
溫度/濕度傳感器:
實時監測發酵條件,確保工藝穩定。
加工處理設備
粉碎機:
型號:立式或臥式粉碎機(根據物料特性選擇)。
功能:將發酵后物料粉碎至所需粒度。
數量:2-3臺(備用1臺)。
篩分機:
型號:滾筒式或振動式篩分機。
功能:分離不合格顆粒,進行二次造粒。
數量:1-2臺。
造粒機:
型號:圓盤造粒機或轉鼓造粒機(根據原料特性選擇)。
功能:將粉末狀物料制成顆粒狀有機肥。
數量:2-3臺(備用1臺)。
烘干機:
型號:圓筒烘干機(熱風溫度控制在90℃左右)。
功能:降低顆粒水分含量,提高硬度。
數量:1-2臺(根據產能選擇)。
冷卻機:
型號:旋轉式冷卻器。
功能:將熱粒狀肥料冷卻至接近常溫,便于打包。
數量:1臺。
包膜機:
型號:顆粒包膜機(內部采用不銹鋼板或聚丙烯內襯)。
功能:在顆粒表面包裹一層保護膜,提高肥效。
數量:1臺。
運輸打包設備
皮帶輸送機:
功能:實現物料自動化轉運,減少人工操作。
數量:根據生產線長度配置。
自動定量打包秤:
功能:將成品有機肥進行定量分裝打包。
數量:2-3臺(滿足打包效率需求)。
鏟車:
功能:用于物料轉移與堆垛。
數量:2-3臺(根據生產規模選擇)。
環保設備
廢氣處理裝置:
配置生物濾池或活性炭吸附裝置,去除氨氣、硫化氫等異味氣體。
廢水處理系統:
實現廢水循環利用或達標排放。
固廢分類收集裝置:
危廢交由資質單位處理。
三、投資估算
廠房建設成本:
發酵區、陳化區、制肥區、成品區等主體廠房:約500-800萬元(按輕鋼結構或磚混結構計算)。
輔助功能區(設備維修間、辦公樓等):約100-200萬元。
總計:約600-1000萬元。
設備采購成本:
發酵階段設備(翻拋機、通風系統等):約300-500萬元。
加工處理設備(粉碎機、造粒機、烘干機等):約500-800萬元。
運輸打包設備(皮帶輸送機、打包秤等):約100-200萬元。
環保設備(廢氣處理、廢水處理等):約100-150萬元。
總計:約1000-1650萬元。
其他成本:
原料采購、人工、水電、營銷費用等流動資金:約300-500萬元。
總計:約300-500萬元。
總投資估算:
小型方案(基礎配置):約1900-2550萬元。
中型方案(升級配置):約2500-3500萬元(增加自動化控制系統、智能監測設備等)。
下一篇:返回列表